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北京市政府采购供应商入围资格规定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13 03:46:02  浏览:9524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北京市政府采购供应商入围资格规定

北京市财政局


北京市政府采购供应商入围资格规定
北京市财政局



为确保北京市政府采购工作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现对参加北京市政府采购活动的制造商、代理商、销售商、承包商等的入围(简称供应商)资格规定如下:
一、适用范围
凡在中国境内注册的供应商参加北京市政府采购活动都必须遵守本规定。
二、申报资格条件
1.具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营业执照要按有关规定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年审有效,并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2.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税务部门颁发的税务登记证,税务登记证按有关规定须经税务主管部门年审有效。
3.具有技术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法人代码证书。
4.具有中介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出据的年度审计报告或当年的验资报告。
5.从事专卖销售和代理销售的供应商,必须持有由生产厂家或销售总代理提供的书面授权书、委托书或证明文件。
6.经销国家有特殊规定标准的货物,除须持有生产许可证外,还要有行业管理部门的批复证明和本市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进京销售许可证明。
7.从事接待服务行业的必须持有消防安全证明、特种行业证明、收费许可证、卫生防疫许可证等。
三、申请程序和方式
1.参加北京市政府采购活动的供应商须持本规定中所列举的有关材料到北京市政府采购中心登记,经北京市政府采购中心审查合格后,由北京市政府采购中心颁发资质证明,同时将供应商的资质输入供应商信息库备案。
2.对于外埠的供应商除到北京市政府采购中心登记外,也可以通过北京市政府采购网站进行登记。经北京市政府采购中心审查合格后,由北京市政府采购中心颁发资质证明,同时将供应商的资质输入供应商信息库备案。
3.凡取得北京市政府采购中心颁发的资质证明的供应商在参加本市各区县政府采购活动时,可不再进行资质初审。
4.北京市政府采购中心颁发的资质证明是参加北京市政府采购活动的基本条件,不作其中标的唯一依据。北京市政府采购中心每两年对供应商的资质审验一次,在每年6月底前进行。未到北京市政府采购中心审验的,将视同自动取消参加北京市政府采购活动资格。
四、参加北京市政府采购的供应商必须遵守国家和北京市政府采购的各项法律、法规、规章,具有良好的信誉,并如实提供有关资料和证明。如经审查核实所填报的情况属虚填谎报的,由北京市政府采购办公室按北京市政府采购办法规定予以处理。
五、各区县政府采购管理部门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2000年8月23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财政部关于印发《财政性基本建设资金效益分析报告制度》的通知

财政部


财政部关于印发《财政性基本建设资金效益分析报告制度》的通知


国务院各部、委(局)、各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哈尔滨、长春、沈阳、西安、南京、武汉、成都、广州市财政局:
为准确、及时反映和分析财政性基本建设资金使用和效益情况,加强财政性基本建设资金管理,有效实施宏观调控,我们制定了《财政性基本建设资金效益分析报告制度》。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并结合本部门、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将执行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报送我部。1998年度财政性基本建设资金效益分析报告请于1999年4月1日前报送我部。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准确、及时反映和分析财政性基本建设资金使用情况和效益情况,加强财政性基本建设资金管理,有效实施宏观调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财政性基本建设资金是指财政预算内和财政预算外用于基本建设项目投资的资金,包括:
(一)财政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
(二)财政预算内其它各项支出中用于基本建设项目投资的资金;
(三)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专项建设基金中用于基本建设项目投资的资金;
(四)财政预算外资金中用于基本建设项目投资的资金;
(五)其它财政性基本建设资金。
第三条 凡使用和管理本制度第二条所列范围资金的部门、地方和单位,都要履行本制度的相关规定,编制和报送财政性基本建设资金使用效益分析报告(以下简称分析报告)。中央各部门要在汇总的基础上向财政部报送本部门财政性基本建设资金效益分析报告;地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要在汇总的基础上向财政部报送本地区财政性基本建设资金效益分析报告。
第四条 中央各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向财政部报送的分析报告要以书面文件的形式报送。
第五条 编报分析报告的基本要求是:
(一)报送要及时;
(二)数据和内容要完整、真实、准确;
(三)分析要深入、透彻。

第二章 分析报告的内容
第六条 分析报告的内容包括所报告的部门或地区在报告期内的:
(一)财政性基本建设资金来源及投向分析;
(二)财政性基本建设资金投资领域固定资产存量变化情况分析;
(三)财政性基本建设投资与宏观经济效益关系分析;
(四)典型建设项目的财务效益及宏观经济效益分析;
(五)财政投资政策及投资管理情况、存在问题的分析和改进的建议等。
第七条 对本部门或地区财政性基本建设资金的来源和投向的分析和报告,重点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一)对本部门、本地区财政性基本建设资金来源及变动情况进行分析和报告。中央部门要着重对中央财政预算内基本建设支出安排的资金、中央财政其它各项支出中实际用于基本建设项目的资金、纳入预算管理的专项建设基金、本部门财政预算外资金的安排情况、到位情况和落实情况进行分析;各地区要重点对本地区财政预算内基本建设支出安排的资金、财政预算内其它各项支出中安排的用于基本建设的资金、纳入预算管理的各项建设基金中用于基本建设的资金、地方部门的预算外资金的安排情况、到位情况和落实情况进行分析。中央部门和地方都要认真填列附表一。
(二)对本部门、本地区有财政性资金投资的在建大中型项目及其资金来源的分析和报告。各部门、各地区要对本部门、本地区所有在建的大中型建设项目的建设规模、建设期限、概算总投资、各项财政性资金和配套资金来源情况、到位情况和落实情况进行分析报告。在逐个项目分析的基础上,对本地区、本部门有财政性资金投资的大中型建设项目资金来源及行业结构、地区分布作汇总分析。报送分析报告要认真填列附表二和附表三。
第八条 对本部门、本地区财政性基本建设资金投资领域的固定资产存量变化情况的分析报告,主要包括本部门、本地区财政性资金投资项目建设所形成的新增固定资产、施工项目个数、项目建成投产率、交付使用率等情况。
第九条 国民经济效益情况主要由地方财政部门负责报告分析,中央部门也要结合本部门情况进行相关分析报告。分析报告的重点内容包括本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投资率、全社会基本建设投资额、财政收支额、财政预算外资金收入、财政性基本建设资金投资量等情况;还包括本部门、本地区财政性基本建设资金投资行业的新增生产能力和新增效益情况。
第十条 典型项目财务效益以及宏观经济效益情况的分析和报告。各部门、各地区要选择两个以上的有财政性资金投资的在建大中型项目,进行财务效益以及宏观经济效益的分析和报告。财务效益分析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
(一)项目融资情况。分析项目建设的各项资金来源对项目财务状况的影响。对各项负债资金来源,要深入分析项目的偿债情况和偿债能力。
(二)项目建成后新增生产能力或新增效益情况。
(三)项目建成投产后的财务效益情况。包括项目建成后新增生产能力或新增效益的市场需求情况预计,收益或收费情况预计,上缴税利情况预计等。
宏观经济效益分析主要包括项目建设对经济增长、就业及环境保护等社会经济效益进行相关分析。
各部门、各地区还要选择一至二个大中型建成项目进行后评价分析报告。
第十一条 对财政投资政策和管理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各部门、各地区都要对本部门、本地区财政投资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和报告,并着重对项目规划、项目前期研究、财务资金管理、各项投资资金来源到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报告,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第三章 效益分析报告的编报要求
第十二条 效益分析报告期为每年度的1月1日至12月31日。中央各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向财政部报送本部门或本地区年度财政性基本建设资金效益分析报告的时间为次年2月1日,并于每年8月1日之前报送一次半年情况简要分析。
第十三条 效益分析报告按照本制度第三条规定,由有财政性资金投资的大中型项目为基础编制单位,按资金渠道由中央各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负责汇总、审核、考核并向财政部编报。
第十四条 效益分析报告的格式由文字报告和附表两个部分组成。文字报告要以附表数据为依据,但同时要突出重点,内容要丰富、翔实,要有调研情况分析和典型事例分析。文字报告一般采取以下标准格式:
(一)投资情况分析。包括财政性基本建设资金来源总量情况、构成情况;所投资项目的行业分布、地区分布情况;
(二)投资效果分析。包括相关地区或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和基本建设投资总量、结构及其变动情况,财政性基本建设资金在总投资中所占比重;经济结构调整情况、本地区经济增长情况、财政收入变动情况、典型项目融资及效益情况等;
(三)投资政策分析。包括财政投资政策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基本建设投资总量、结构及其变动产生的影响情况进行分析;深入分析投资政策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分析预测经济形势的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
(四)典型项目情况分析。对本制度所规定需要有典型项目情况分析的,各部门、各地区向财政部报送的年度效益分析报告,要附有二至三个典型项目的分析。
第十五条 分析报告除依据本制度规定的指标数据外,要充分运用现行投资统计体系和财政基本建设管理体系提供的信息数据,并与年度基本建设财务决算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积极支持和配合,按规定及时提供相关的信息资料,不得拒绝或拖延提供相关的信息资料。
第十六条 各部门、各地区、各项目建设单位报送分析报告的数据必须做到完整、真实和准确。对故意误报、漏报和存在问题隐瞒不报的,要通报批评并责成重报。涉及财务资金问题的,要作为违反财经法规处理。
第十七条 财政部对各部门、各地区报送财政性基本建设资金效益分析报告的情况建立年度考核评比制度。考核结果要作为被考核部门和单位资信情况的重要依据。对分析报告质量高,编报工作做得好的,要进行表彰和奖励,并予以公布。

第四章 附则
第十八条 各部门、各地区可按本制度规定的原则,结合本部门、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制度。
第十九条 本制度由财政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本制度自1999年1月1日起实施。
附:一、财政性基本建设资金来源情况表
二、财政性基本建设资金大中型项目分析表
三、财政性基本建设资金项目汇总表
四、固定资产存量变化情况表
五、主要指标效益分析表
六、新增生产能力和新增效益情况表
附一:
财政性基本建设资金来源情况表
填报单位: 单位:万元
--------------------------------------------------------------------------
| | 本 | 上 |本年比上年|本年比上年|
| 资金来源渠道 | | | | |
| |年 数|年 数| 增 减 |增减比例 |
|------------------------------|------|------|----------|----------|
|1.中央财政预算内基建支出 | | | | |
| (含煤代油资金) | | | | |
|------------------------------|------|------|----------|----------|
|2.中央财政其它各项用于基建的| | | | |
| 资金 | | | | |
|------------------------------|------|------|----------|----------|
|3.国债专项资金 | | | | |
| |------|------|----------|----------|
| 其中:转贷资金 | | | | |
|------------------------------|------|------|----------|----------|
|4.纳入预算管理的专项建设基金| | | | |
|------------------------------|------|------|----------|----------|
|5.财政预算外资金 | | | | |
|------------------------------|------|------|----------|----------|
|6.地方财政预算内基建支出 | | | | |
|------------------------------|------|------|----------|----------|
|7.地方财政其它各项用于基建的| | | | |
| 资金 | | | | |
|------------------------------|------|------|----------|----------|
|8.国债专项资金 | | | | |
| |------|------|----------|----------|
| 其中:转贷资金 | | | | |
|------------------------------|------|------|----------|----------|
|9.纳入预算管理的专项建设基金| | | | |
|------------------------------|------|------|----------|----------|
|10.地方财政预算外资金 | | | | |
|------------------------------|------|------|----------|----------|
| 合 计 | | | | |
--------------------------------------------------------------------------
注:中央部门填列1、2、3、4、5项;地方财政填列6、7、8、9、10项。
附二:
财政性基本建设资金大中型项目分析表
填报单位: 单位:万元
------------------------------------------------------------------------------
|项目名称 | |
|--------------|----------------------------------------------------------|
|项目类别 | |
|--------------|----------------------------------------------------------|
|建设规模 | |
|--------------|----------------------------------------------------------|
|建设性质 | |
|--------------|----------------------------------------------------------|
|建设期限 | |
|--------------|----------------------------------------------------------|
|预计实际工期 | |
|--------------|----------------------------------------------------------|
|开工日期 | |
|--------------|----------------------------------------------------------|
|概算总投资 | |
|--------------|----------------------------------------------------------|
|实际需要总投资| |
|--------------|----------------------------------------------------------|
|本年计划 | |
|--------------|----------------------------------------------------------|
|实际完成投资 | |
|--------------------------------------------------------------------------|
| | 总 量 | 本年安排 | 累计安排 |
| 财政性资金投资 |--------------|--------------|--------------|
| |计划|实际到位|计划|实际到位|计划|实际到位|
|--------------------------|----|--------|----|--------|----|--------|
|1.中央财政预算内基建支出| | | | | | |
| (含煤代油) | | | | | | |
|--------------------------|----|--------|----|--------|----|--------|
|2.中央财政其它各项用于 | | | | | | |
| 基建的资金 | | | | | | |
|--------------------------|----|--------|----|--------|----|--------|
|3.国债专项资金 | | | | | | |
| |----|--------|----|--------|----|--------|
| 其中:转贷资金 | | | | | | |
------------------------------------------------------------------------------
续表
------------------------------------------------------------------------------
| | 总 量 | 本年安排 | 累计安排 |
| 财政性资金投资 |--------------|--------------|--------------|
| |计划|实际到位|计划|实际到位|计划|实际到位|
|--------------------------|----|--------|----|--------|----|--------|
|4.纳入预算管理的专项建 | | | | | | |
| 设基金(中央级) | | | | | | |
|--------------------------|----|--------|----|--------|----|--------|
|5.财政预算外资金(中央 | | | | | | |
| 级) | | | | | | |
|--------------------------|----|--------|----|--------|----|--------|
|6.地方财政预算内基建支出| | | | | | |
|--------------------------|----|--------|----|--------|----|--------|
|7.地方财政其它用于基建 | | | | | | |
| 的资金 | | | | | | |
|--------------------------|----|--------|----|--------|----|--------|
|8.国债专项资金 | | | | | | |
| 其中:转贷资金 | | | | | | |
|--------------------------|----|--------|----|--------|----|--------|
|9.纳入预算管理的专项建 | | | | | | |
| 设基金(地方级) | | | | | | |
|--------------------------|----|--------|----|--------|----|--------|
|10.地方财政预算外资金 | | | | | | |
|--------------------------|----|--------|----|--------|----|--------|
|11.国家开发银行贷款 | | | | | | |
|--------------------------|----|--------|----|--------|----|--------|
| 配套资金 | | | | | | |
|--------------------------|----|--------|----|--------|----|--------|
|12.国内商业银行贷款 | | | | | | |
|--------------------------|----|--------|----|--------|----|--------|
|13.中央部门自有资金 | | | | | | |
|--------------------------|----|--------|----|--------|----|--------|
|14.地方部门自有资金 | | | | | | |
|--------------------------|----|--------|----|--------|----|--------|
|15.行政事业单位自有资金| | | | | | |
|--------------------------|----|--------|----|--------|----|--------|
|16.企业自有资金 | | | | | | |
|--------------------------|----|--------|----|--------|----|--------|
|17.其它资金 | | | | | | |
------------------------------------------------------------------------------
附三:
财政性基本建设资金项目汇总表
填报单位: 单位:万元
----------------------------------------------------------------------------
| |农林|能|交通|国|市政|文教卫生广|其|
| 项目分类 | | | | | | | |
| |水利|源|运输|防|设施|播福利行业|它|
|------------------------------|----|--|----|--|----|----------|--|
| 合计 | | | | | | | |
|------------------------------|----|--|----|--|----|----------|--|
|项目总数 | | | | | | | |
|------------------------------|----|--|----|--|----|----------|--|
|概算总投资 | | | | | | | |
|------------------------------|----|--|----|--|----|----------|--|
|本年计划投资 | | | | | | | |
|------------------------------|----|--|----|--|----|----------|--|
|实际完成投资 | | | | | | | |
|------------------------------|----|--|----|--|----|----------|--|
|本年财政性资金总量: | | | | | | | |
|------------------------------|----|--|----|--|----|----------|--|
|1.中央财政预算内基建 | | | | | | | |
| 支出(含煤代油) | | | | | | | |
|------------------------------|----|--|----|--|----|----------|--|
|2.中央财政其它各项用于基建的| | | | | | | |
| 资金 | | | | | | | |
|------------------------------|----|--|----|--|----|----------|--|
|3.国债专项资金 | | | | | | | |
| 其中:转贷资金 | | | | | | | |
|------------------------------|----|--|----|--|----|----------|--|
|4.纳入预算管理的专项 | | | | | | | |
| 建设基金(中央级) | | | | | | | |
|------------------------------|----|--|----|--|----|----------|--|
|5.财政预算外资金 | | | | | | | |
| (中央级) | | | | | | | |
|------------------------------|----|--|----|--|----|----------|--|
|6.地方财政预算内基建支出 | | | | | | | |
----------------------------------------------------------------------------
续表
----------------------------------------------------------------------------
| |农林|能|交通|国|市政|文教卫生广|其|
| 项目分类 | | | | | | | |
| |水利|源|运输|防|设施|播福利行业|它|
|------------------------------|----|--|----|--|----|----------|--|
|7.地方财政其它各项用于基建的| | | | | | | |
| 资金 | | | | | | | |
|------------------------------|----|--|----|--|----|----------|--|
|8.国债专项资金 | | | | | | | |
| 其中:转贷资金 | | | | | | | |
|------------------------------|----|--|----|--|----|----------|--|
|9.纳入预算管理的专项建设基金| | | | | | | |
| (地方级) | | | | | | | |
|------------------------------|----|--|----|--|----|----------|--|
|10.地方财政预算外资金 | | | | | | | |
|------------------------------|----|--|----|--|----|----------|--|
|11.国家开发银行贷款 | | | | | | | |
|------------------------------|----|--|----|--|----|----------|--|
|12.国内商业银行贷款 | | | | | | | |
|------------------------------|----|--|----|--|----|----------|--|
|13.中央部门自有资金 | | | | | | | |
|------------------------------|----|--|----|--|----|----------|--|
|14.地方部门自有资金 | | | | | | | |
|------------------------------|----|--|----|--|----|----------|--|
|15.事业单位自有资金 | | | | | | | |
|------------------------------|----|--|----|--|----|----------|--|
|16.企业自有资金 | | | | | | | |
|------------------------------|----|--|----|--|----|----------|--|
|17.其它资金 | | | | | | | |
----------------------------------------------------------------------------
附四:
固定资产存量变化情况表
填报单位: 单位:万元
------------------------------------------------------------------------
| 合计|新增固定资产|施工项目个数|建成投产率|交付使用率|
| |------------|------------|----------|----------|
| | | | | | | | | |
| |本年|上 年|本年|上 年|本年|上年|本年|上年|
|行业 | | | | | | | | |
|----------------|------------|------------|----------|----------|
|1.农林水利 | | | | |
|----------------|------------|------------|----------|----------|
|2.能源 | | | | |
|----------------|------------|------------|----------|----------|
|3.交通运输 | | | | |
|----------------|------------|------------|----------|----------|
|4.国防 | | | | |
|----------------|------------|------------|----------|----------|
|5.市政设施 | | | | |
|----------------|------------|------------|----------|----------|
|6.文教卫生广播| | | | |
|----------------|------------|------------|----------|----------|
| 福利行业 | | | | |
|----------------|------------|------------|----------|----------|
|7.其它 | | | | |
------------------------------------------------------------------------
注:其它行业指1--6之外。
附五:
主要指标分析表
填报单位: 单位:万元
----------------------------------------------------------------------------------
| | 本年数 | 上年数 |本年增加数|本年增长比例|
| 指 标 |----------|----------|----------|------------|
| |总量|人均|总量|人均|总量|人均|总量|人 均|
|----------------------------|----------|----------|----------|------------|
|1.国民生产总值 | | | | |
|----------------------------|----------|----------|----------|------------|
|2.国内生产总值 | | | | |
|----------------------------|----------|----------|----------|------------|
|3.国民收入 | | | | |
----------------------------------------------------------------------------------
续表
----------------------------------------------------------------------------------
| | 本年数 | 上年数 |本年增加数|本年增长比例|
| 指 标 |----------|----------|----------|------------|
| |总量|人均|总量|人均|总量|人均|总量|人 均|
|----------------------------|----------|----------|----------|------------|
|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 | | | |
|----------------------------|----------|----------|----------|------------|
|5.投资率 | | | | |
|----------------------------|----------|----------|----------|------------|
|6.全社会基本建设投资 | | | | |
|----------------------------|----------|----------|----------|------------|
|7.财政收入 | | | | |
|----------------------------|----------|----------|----------|------------|
|8.财政支出 | | | | |
|----------------------------|----------|----------|----------|------------|
|9.财政预算外资金收入 | | | | |
|----------------------------|----------|----------|----------|------------|
|10.财政性基本建设资金投资| | | | |
----------------------------------------------------------------------------------
附六:
新增生产能力和新增效益情况表
填报单位: 单位:万元
--------------------------------------------------------------------
| |已有生产能力和效益|新增生产能力和效益|
| 行 业 |------------------|------------------|
| | 上年 | 本年 | 上年 | 本年 |
|------------------------|--------|--------|--------|--------|
|1.农林水利 | | | | |
|------------------------|--------|--------|--------|--------|
|2.能源 | | | | |
|------------------------|--------|--------|--------|--------|
|3.交通运输 | | | | |
|------------------------|--------|--------|--------|--------|
|4.国防 | | | | |
|------------------------|--------|--------|--------|--------|
|5.市政设施 | | | | |
|------------------------|--------|--------|--------|--------|
|6.文教卫生广播福利行业| | | | |
|------------------------|--------|--------|--------|--------|
|7.其它 | | | | |
--------------------------------------------------------------------
注:生产能力和效益要同时填明指标。



汽车运输出境危险货物包装容器检验管理办法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交通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商务部


汽车运输出境危险货物包装容器检验管理办法

第48号


  《汽车运输出境危险货物包装容器检验管理办法》已经2002年12月3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并经交通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3年12月1日起施行。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长



交通部部长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商务部部长



二〇〇三年五月二十八日


汽车运输出境危险货物包装容器检验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汽车运输出境危险货物包装容器的检验和监督管理,保障汽车运输安全,促进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以下简称商检法)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直接由公路口岸运输出境的《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建议书》规定的危险货物常压包装容器(包括汽车运输液体危险货物包装容器、罐体)的检验和管理。

  第三条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主管全国汽车运输出境危险货物包装容器的检验和管理工作。

  国家质检总局设在各地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检疫机构)管理和办理所辖地区汽车运输出境危险货物包装容器的检验工作。

  第四条 汽车运输出境危险货物包装容器检验包括性能检验和使用鉴定,其检验、鉴定标准必须符合我国国家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以及国家质检总局指定的标准,未经检验检疫机构检验合格的包装容器不准用于盛装汽车运输出境危险货物。

  第五条 生产、经营出境危险货物包装容器的单位对危险货物的包装容器负有直接责任,必须根据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正确地设计、生产和使用危险货物的包装容器。

  第六条 交通部门设立的口岸交通运输管理站负责对出境危险货物包装及包装容器进行查验,发现不符合《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规则》或者无检验检疫机构签发的《出境危险货物运输包装容器使用鉴定结果单》(以下简称《使用鉴定结果单》),口岸交通运输管理站不予放行。口岸交通运输管理站将每批出境的危险货物《使用鉴定结果单》保存备查。保存期为1年。

  

  第二章 检 验

  第七条 国家对出境危险货物包装容器生产企业实行质量许可制度。出境危险货物包装容器生产企业应当向检验检疫机构申请并取得《出口危险货物包装容器质量许可证》后,方可从事出境危险货物包装容器的生产。

  第八条 取得《出口危险货物包装容器质量许可证》的汽车运输出境危险货物包装容器生产企业(以下简称生产企业),其产品经自检合格后,应当向所在地检验检疫机构申请汽车运输出境危险货物包装容器性能检验,同时提供厂检合格单。

  首次申请性能检验的或者经性能检验合格后产品设计、材质或者加工工艺发生改变的,在申请性能检验时应当同时提供该包装容器的设计、制造工艺及原材料检验合格单等资料。

  第九条 检验检疫机构检验合格后,签发适于汽车运输出境危险货物包装容器性能检验结果单(以下简称《性能检验结果单》)。

  第十条 汽车运输出境危险货物包装容器的《性能检验结果单》有效期根据包装容器的材料性质和所装货物的性质确定,自《性能检验结果单》签发之日起计算。有效期的终止日期在性能检验合格证书上注明。

  钢桶、复合桶、纤维板桶、纸桶盛装固体货物的《性能检验结果单》有效期为18个月;盛装液体货物的有效期为1年;盛装腐蚀性货物的(包括带有腐蚀副标志的货物),从罐装之日起有效期不应超过6个月。

  其他包装容器的《性能检验结果单》有效期为1年;但是盛装腐蚀性货物,从灌装之日起有效期不应超过6个月。

  经性能检验合格的危险化学品的包装物、容器,应当在《性能检验结果单》有效期内使用完毕。如未能在有效期内使用完毕,需重新进行性能检验。

  第十一条 汽车运输出境危险货物包装容器的性能检验采取周期检验和不定期抽查检验相结合的方式。

  同一规格、材质、制造工艺的包装容器的检验周期为3个月。汽车运输常压液体危险货物罐体及附件检验周期为1年。

  检验检疫机构根据生产企业的质量情况,在检验周期内实施定期、不定期的产品质量抽查检验。

  第十二条 汽车运输出境危险货物包装容器的使用单位(以下简称使用单位)对包装容器的使用情况自检合格后,逐批向检验检疫机构申请汽车运输危险货物包装容器的使用鉴定,并同时提供所盛装危险货物的危险特性评价报告、相容性报告等有关的证明材料。

  第十三条 检验检疫机构检验合格后,签发适于汽车运输出境危险货物包装容器的《使用鉴定结果单》。

  第十四条 当同一批包装容器有不同使用单位时,生产企业可凭《性能检验结果单》到所在地检验检疫机构办理分证。当不同的外贸经营单位使用同一份《使用鉴定结果单》装运危险货物时,外贸经营单位可凭《使用鉴定结果单》(正本)到所在地检验检疫机构办理分证。

  

  第三章 监督管理

  第十五条 经检验合格的包装容器应当按照我国有关国家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以及国家质检总局指定的标准规定,在包装容器上铸压或者印刷包装标记、工厂代号及生产批号。

  第十六条 使用单位使用进口的包装容器或者使用国外收货人自备的包装容器,须附有生产国主管部门认可的检验机构出具的符合《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建议书》要求的包装性能检验证书,否则不允许使用该包装容器。

  第十七条 生产企业和使用单位应当正确制造和使用包装容器,建立健全包装容器的生产验收和使用检验制度。

  第十八条 汽车运输出境危险货物包装容器的检验人员须经国家质检总局考核并取得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资格证书后,方准从事汽车运输出境危险货物包装容器检验工作。

  第十九条 出境危险货物运输时,托运人应当凭检验检疫机构出具的《使用鉴定结果单》(正本)办理托运。承运人应当凭《使用鉴定结果单》受理托运,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包装查验,当发现货物和包装容器与《使用鉴定结果单》不相符或者发现包装破损、渗漏时,承运人不得承运。

  第二十条 申请汽车运输出境危险货物包装容器性能检验、使用鉴定的单位对检验检疫机构的检验结果有异议的,可申请复验。具体方法按照《进出口商品复验办法》的规定办理。

  

  第四章 附 则

  第二十一条 压力容器和用于放射性物质、感染性物质的包装容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按照商检法及其实施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处罚。

  第二十三条 检验检疫机构办理汽车运输出境危险货物包装容器检验收取性能检验和使用鉴定费用,同种性能检验、使用鉴定项目参照海运、铁路运输出境危险货物包装容器检验、鉴定标准收取检验费。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由国家质检总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2003年12月1日起施行。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